夏日的广东,泳池的水比早茶还热闹,作为每年出口超800批次游泳用品检测仪器的“老兵”,我们知道,条裂纹、一次褪色、一个扣具松脱,都可能让狂欢变成事故。
今天,带大家看看一款合格的游泳用品,到底要经历多少“魔鬼训练”,才能拿到通往全球市场“通行证”的。
一、力学检测--把安全“拉”到极限
1.拉伸强度 & 撕裂强度
泳圈材料:50 mm/min拉伸速度,拉断力≥200 N才算及格--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同时猛拽。
硅胶泳帽:撕裂强度≥15 N/mm,防止指甲一划就“张嘴”。
橡筋带拉伸200%2min内回弹率≥85%,避免越游越松。
2.扣具强度测试
卡扣横向拉力≥90N,防止熊孩子在岸边,“秒拆”装备。
3.接缝疲劳
模拟穿脱500次,接缝处不得出现>2mm滑移。
二、环境测试--夏日暴晒、海水腐蚀?提前预演!
1.UV紫外老化
通过48h的75°C UV耐候试验,确保颜色牢度≥4级(色差ΔE<1.5),拒绝“下水蓝、岸白”。
2.胶膜类样品测试后拉伸保持率≥80%。
3.盐雾试验
通过72h中性盐雾试验,观察金属扣件24小时后无红锈,确保海边度假不“带刺”。
4.高低温冲击
通过 -20℃~+60℃,10个循环的冷热冲击试验,模拟“车内暴晒→夜泳”极端场景,PVC泳圈不得脆化开裂。
三、橡塑胶带专项--环保把关
ROHS 2.0 邻苯&多芳烃
严格管控铅、汞、镉、六价铬、PBB、PBDE及其4种邻苯二甲酸酯(DEHP、BBP,DBP、DIBP),守护宝宝及小朋友的健康。
当泳池的浪花映出笑脸,我们愿意做那道看不见的防线---让每一次跃入水中的自由,都有数据默默托底。